🔥8883net新葡新京(中国)·官方入口

 
 

新闻中心

 

单位动态

 

“分类施策”助力黄三角盐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

经济作物研究所        2023-07-11 17:37:43     
 


2023年7月5日,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棉花分团专家和山东省农业科-🔥8883net新葡新京经济作物研究所科技人员赴东营市利津县考察盐碱地生态化利用现状。专家团首先考察了省农科院棉花栽培生理团队与利津县农业农村局合作在该县盐窝镇打造的“黄三角耐盐经济作物高效生产技术示范基地”。经多年植棉改良,这里的300多亩盐碱地已由含盐量0.5%~0.8%的中重度盐碱地降至0.1~0.3%的轻度盐碱地。基地设置了“短季棉无膜栽培”、“盐碱地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和“盐碱地棉花-花生、棉花-大豆、棉花-高粱高效复合种植”等技术试验示范片。基地技术负责人张晓洁研究员介绍,这些技术试验旨在为盐碱地绿色生态可持续利用打造样板,推动盐碱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进一步提高盐碱地棉花生产综合效益。随后,专家团又考察了团队和农业农村局在利津县明集乡打造的中重度盐碱地轻简植棉示范田,该乡耕地面积近10万亩,2000年前后90%以上的耕地属于重度盐碱地,只能种植水稻、棉花等有限的作物。2010年前后明集乡逐渐转向以棉花生产为主,高峰期棉花种植面积8万余亩。随着农业用水指标的日益紧张,该乡按照“分类施策”的要求对作物种植结构进行了调整优化,含盐量0.4%以上的中重度盐碱地以种植棉花为主,0.3%以下的轻度盐碱地主要以小麦/玉米或小麦/玉米-大豆复合种植为主。

7月6日,由山东省农业科-🔥8883net新葡新京经济作物研究所与利津县人民政府共建的黄河三角洲(利津)棉花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利津县农业农村局揭牌成立,“董合忠耐盐经济作物科普工作室”同期落地利津,并举行了揭牌仪式。下一步,产研院和工作室将秉承“分类施策、用养结合”的盐碱地生态化利用策略,以作物种植制度改革、种植模式创新和生产提质增效为手段,积极落实盐碱地“以地适种”向“以种适地”转变,进一步探索粮油作物与棉花等多种耐盐经济作物的复合耕作制度,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利用开创一条新路。

利津县位于黄河三角洲腹地,全县120余万亩耕地均为盐碱地,为推动该区盐碱地利用由“以地适种”向“以种适地”转变,山东省农科院棉花栽培生理创新团队提出了“分类施策、用养结合”的盐碱地开发利用方案:轻度盐碱地以粮油作物种植为主,中度盐碱地以棉花、高粱等耐盐作物种植为主,重度盐碱地以生态保护为主,可适当放牧,严禁烧荒、化学除草等。其中,种植粮油作物的轻度盐碱地要加强土壤肥力和盐分监测,提倡粮食与经济作物复合种植并与耐盐作物轮作,即在小麦/玉米或小麦/玉米-大豆复合种植2~3年后,改种1~2年棉花,以降低土壤含盐量,保障盐碱地粮油作物生产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棉花分团全体专家,山东省农科院经作所党委书记、所长赵海军,副所长代建龙,利津县县委副书记杨凯,副县长张光军,利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毕延峰,利津县科技局党组书记尹晨,东营市农科院部分科研人员、利津县农业农村局农技部门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共3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撰写:崔正鹏  核稿:赵海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内部页面  |  新闻发布
     ©2003-2024 cotton.sd.cn
     山东省农业科-🔥8883net新葡新京经济作物研究所
     鲁ICP备2022013696号-4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工业北路23788号
    电话:0531-66659367; 66659505
    邮箱:jzs9505@163.com
扫码访问官方网站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XML 地图